English

不要用心理疾病吓唬学生

1999-08-09 来源:生活时报 摘自《健康》 杨眉 我有话说

我在1998年12月5日某报上看到一篇题为“一成半中学生有人格障碍倾向”的文章,由此又联想到另一报1998年9月20日刊登的一篇题为“电脑来帮大脑忙”的文章中的一段话:“在对北京一所大学97级新生调查中发现:6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7.8%有自杀倾向。”类似的说法,还可以在许多有关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资料中看到,如:目前为止,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等(见《中国卫生杂志》1998年第1期第58页)。

这些报道给人一种印象,似乎大中学生已成为中国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而事实上,大中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率与一般人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

我在高校工作了16年,从事心理咨询14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13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了解,尽管未系统接触过中学生,但对有关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还是清楚的,为此,我认为有必要对前述各种结论作出解释和说明,以使大家对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全面的了解,并使大中学生及其父母减少一些心理压力。

就笔者所见的各种调查资料,说到“目前为止,心理疾病已成为大中学生休学、退学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是有依据的,大样本调查的结果确实如此。但是请别忘记,这是与大中学生人群自身作比较的结果。也就是说,是相对于因躯体疾病而休、退学以及死亡的大中学生而言的。此外,也要考虑这些年国家经济状况好转,各种躯体保健预防措施日益完善,以及中国人普遍具有躯体保健意识等因素。

说到“新生中6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一结论,有必要澄清的是,心理问题是分层的,它包括:1、一般心理问题,通常指由适应引起的负性情绪;2、心理障碍,包括神经症与人格障碍;3、重症精神疾病。

世界上不存在百分之百心理健康的人,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产生一些一般心理问题。对大学新生而言,青春期(12~22岁)本是人一生中波动最大的年龄段,此阶段他们不仅面临身心的剧烈变化,而且面临着自我认识与发展等重要的发展课题。而进入大学需要适应的东西太多: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师生关系,新的学习方法,新的同学关系,新的生活方式(住宿)以及与父母的分离等等。这么多问题扑面而来,新生感觉不适应并有较强负性情绪反应其实都是正常现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能在1~2个月内作出积极的调整。其实,不仅青年大学生,就是中年人、老年人也都有自己的适应课题如中年人的空巢综合症,老年人的离退休综合症等,因此,对这种由适应不良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不必看得太严重。

近一年以来,我在与另外4所院校合作所做的一项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测查结果再次证实上述结论,这表明,大学生并不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

说到“中学生中一成半人有人格障碍倾向”这一结论,按国际以及国内有关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都认为在17岁以前诊断人格障碍是不合适的。

以人格障碍倾向为例,由于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影响,中学生性格发展的确是值得引起全社会重视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一样需要引起关注。但是,如果为了引起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而全面强调大中学生心理上的消极面,以致给大众造成一种大中学生是心理疾病高危人群的印象就十分不妥当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